|
|
|
斯德哥尔摩, 1972年 |
UNEP成立,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与发展会议
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明确宣布:“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具有按照其环境政策开发起资源的主权权利,同时亦负有责任,确保在他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不致对其他国家的环境或其本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引起损害。”“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国际问题,应当由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在平等的基础上本着合作精神来加以处理。”这项宣言对于促进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
|
|
日内瓦, 1979年 |
首届世界气候大会WCC-1
发表了《WCC-1宣言/WCC-1 Declaration》,呼吁所有国家大力支持拟制定的世界气候计划,并提出即时战略,以帮助各国更好地利用气候信息来规划社会和经济发展。 |
|
|
|
蒙特利尔, 1987年 |
蒙特利尔议定书
该议定书在前言中指出有关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排放对臭氧层破坏产生直接的作用,因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预防审慎原则,国际社会应采取行动淘汰这些物质,加强研究和开发替代品。这里特别指出有关控制措施必须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特别是其资金和技术需求。前言中同时也强调任何措施应基于科学和研究结果,并考虑有关经济和技术因素 |
|
|
|
日内瓦, 1988年 |
IPCC 成立
IPCC为政治决策人提供气候变化的相关资料,但IPCC本身不做任何科学研究,而是检查每年出版的数以千计有关气候变化的论文,并每五年出版评估报告,总结气候变化的“现有知识”。 |
|
|
|
日内瓦, 1990年 |
第二届世界气候大会WCC-2
发表了《部长宣言 / Ministerial Declaration》,代表了迄今为止对气候变化问题国际合作最广泛的呼吁。 |
|
|
|
波恩, 1994年 |
UNFCCC成立
该公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确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目标; 2.确立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3.明确发达国家应承担率先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额义务; 4.承认发展中国家有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优先需要。 |
COP 1 |
|
|
柏林, 1995年 |
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书》等文件,统一立即开始谈判,就2000年后应该采取何种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气候进行磋商,以期最迟于1997年签订一项议定书,应明确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发达国家所应限制和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
COP 2 |
|
|
日内瓦, 1996年 |
明确需要为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制定“具有约束力的量化目标”,并于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实现精准减排,这一点已达成共识,于次年日本京都会议上予以解决。 |
COP 3 |
|
|
京都, 1997年 |
会议为37个工业化国家设定了具有约束力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但中、美两国未正式批准该文件。各方同意《京都议定书》期限为2008—2012年,规定在这5年内,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 |
COP 4 |
|
|
布宜诺斯艾利斯,1998年 |
|
COP 5 |
|
|
波恩, 1999年 |
|
COP 6 |
|
|
海牙/伯恩, 2000年 |
|
COP 7 |
|
|
马拉喀什, 2001年 |
|
COP 8 |
|
|
新德里, 2002年 |
|
COP 9 |
|
|
米兰, 2003年 |
|
COP 10 |
|
|
布宜诺斯艾利斯,2004年 |
|
COP 11 |
CMP 1 |
|
蒙特利尔, 2005年 |
|
COP 12 |
CMP 2 |
|
内罗毕, 2006年 |
过去这9年无重大事件,主要用于修订《京都议定书》的细节。 |
COP 13 |
CMP 3 |
|
巴厘, 2007年 |
会议制定了《巴厘岛行动计划/Bali Action Plan》,旨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范围扩大至对富裕国家提出减排要求,并扩展至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该项计划为两年后在哥本哈根召开的COP15设定了谈判框架。 |
COP 14 |
CMP 4 |
|
波兹南, 2008年 |
|
COP 15 |
CMP 5 |
|
哥本哈根, 2009年 |
《哥本哈根协定》草案未在大会上通过,值得关注的是,提出了”在公平的基础上,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气温上升应低于2摄氏度“。 |
COP 16 |
CMP 6 |
|
坎昆, 2010年 |
设立“绿色气候基金”,成为不可或缺的机构,固定从 2020 年开始,每年设立 1000 亿美元,2010-2012 年设立 300 亿美元,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
COP 17 |
CMP 7 |
|
德班, 2011年 |
根据欧盟要求,本次会议制定了一项国际公约性质的路线图,要求未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如中国、美国和印度遵守该路线图。 |
COP 18 |
CMP 8 |
|
多哈, 2012年 |
会议制定《Doha Climate Gate》,194个国家达成一致,将《京都议定书》延长至2020年。 |
COP 19 |
CMP 9 |
|
华沙, 2013年 |
这两年主要是为2015年即将出台的《巴黎协定》做准备。 |
COP 20 |
CMP 10 |
|
利马, 2014年 |
|
COP 21 |
CMP 11 |
|
巴黎, 2015年 |
会议出台了《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197个国家通过,并于2016年4月22日正式签署,于2020年开始实施。《巴黎协定》规定,通过减少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全球升温范围控制在2℃,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内的措施;每5年审查一次各国对减排的贡献;通过提供气候融资,帮助贫困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并改用可再生能源。 |
COP 22 |
CMP 12 |
CMA 1 |
马拉喀什, 2016年 |
|
COP 23 |
CMP 13 |
CMA 1.2 |
斐济/波恩, 2017年 |
本次会议上20多个国家建立了一个全球联盟,承诺2030年前淘汰煤炭发电,但是德国、西班牙、波兰、中国、印度和美国未作出承诺。 |
COP 24 |
CMP 14 |
CMA 1.3 |
卡托维兹, 2018年 |
IPCC于2018年10月发表了“1.5摄氏度全球升温”的特别报告,引起了参会国家的高度重视,50个国家签署了Solidarity and Just Transition Silesia Declaration。许多企业在大会上作出了气候承诺,壳牌集团表示从2020年起,将短期减碳目标与高管薪酬挂钩。 |
COP 25 |
CMP 15 |
CMA 2 |
马德里, 2019年 |
|
COP 26 |
CMP 16 |
CMA 3 |
格拉斯哥, 2021年 |
预计将于2021年11月召开,7月出台了官方解释文件COP Explained,对本次会议即将产出的成果作了如下展望: 1.到本世纪中叶确保全球零净值并保持升温范围控制在1.5摄氏度; 2.适应保护社区和自然栖息地; 3.筹集资金; 4.共同努力实现成果交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