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麻省理工学院Global SCALE Network中国中心主任,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院长,教授、博导郭杰群做客第四十二期“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讲座”,围绕“可持续性发展、供应链与企业利润”主题分享观点。本期讲座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主任鞠建东主持,线上举办、全网直播。

讲座开始,郭杰群首先指出,企业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投资与企业利润增长,并不如大多数人所担心的那样,存在相悖关系。从供应链视角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将更容易在提高利润、声誉、客户和员工保留率以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取得长期成功。
传统的企业消减方式包括裁员、采用低质材料、或将生产转移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等,然而上述方式没有从企业供应链的视角考虑成本节省的可持续性。这些传统降本举措往往存在忽略管理层决策错误、影响业务关系维护、带来人才流失等弊端。通过案例分享,郭杰群指出,供应链管理成为后疫情时代企业越来越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
郭杰群表示,“可持续性”顾名思义是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情况下持续生存的能力。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企业在关注经济活力(Economic Vitality)的同时,还应关注社会平等(Social Equity)和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即3E。世界经济论坛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对1000多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可持续性发展和企业利润并不冲突,而对可持续性的追求是所有企业再创自我的有力途径。随后,郭杰群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展示,进一步表明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利润增长相辅相成。
随后,郭杰群分享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应用。他表示,当前大部分企业生产运营模式是单向供应链,即从物料采购、运输制造、分销到卖给消费者。然而,可持续性供应链必须由单向供应链向循环供应链转移,即最终的商品不再被丢弃,而是被重新循环、再利用。这一举措在后疫情时代,将有助于提升企业原材料的可获得性,增加应对供应链中断的韧性,因此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郭杰群指出,我国具有海外业务的企业尤其需要重视可持续性发展与ESG理念的应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对环境影响的评估信息,同时美国加强了海关入关商品的资质检查,因此我国越来越多具有海外业务的电商企业开始重视ESG报告的编制与披露。
他进一步指出,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可持续性举措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是将可持续性方法延伸到上下游交易方,并最终设计新的、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二是立足长远视角,采用昂贵但可持续的运营方法,从而为企业节省巨大成本。三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可以降低成本的小规模调整,逐步向大规模调整延展。郭杰群认为,随着技术和社会发展,企业正在从关注企业财务指标(资产回报率)走向关注企业资源回报率(3E)。此外,企业采取可持续性举措可以避免因受到政府监管、社会舆论等压力支配而产生的运营中断、竞争力受限等风险。
郭杰群表示,供应链对企业向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企业应将绿色理念融入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并大力发展企业绿色供应链。供应链是链接机构、生产活动,将最终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网络系统。供应链管理关注效率与效用,旨在将产品按时、按量、按地交付给客户。有效的供应链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他进一步表示,生产活动所创造的附加值体现在价值的“微笑曲线”上。生产制造、装配活动是供应链中的必备环节,但处于“微笑曲线”最底端。因此,企业更需要加强无形资产的投资,以获得更高的附加价值。从企业投资方向来看,近1/3的全球跨境无形资产总值来自美国。美国私营企业近20年在创新、研发和设计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远高于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投入。同时学术研究发现,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收入是有形资产的两倍,标普500公司90%的市值来自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因此,虽然制造业很重要,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制造服务活动(如设计、研发等)对经济的价值贡献更大。
讲座最后,郭杰群分享了《绿色的平衡——商业何时去拥抱可持续性(且何时说不)》一书中关于“企业通过采取可持续性举措增强企业绩效”的例子,进一步总结了从产业链、价值链的视角出发,企业如何在设计、采购管理和运输规划三个环节,通过调整商业模式、完善产品设计等方式,实现更大的企业利润。

郭杰群,麻省理工学院Global SCALE Network中国中心主任,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兼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运输与物流中心研究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一届资产证券化专委会委员,大连商品交易所研究中心顾问与学术委员。曾获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EMBA&高管教育中心“最受欢迎的老师”奖。1995年出国留学,在2014年全职归国前,任美国对冲基金Zais Group全球投资委员会委员、亚太区总经理。此前还任职过瑞信投行、房利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已发表学术、行业论文500多篇,著、译7部。